深圳湾科技园:从科创“试验田”到AI与机器人产业的新标杆
2025年3月17日讯——深圳,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,其代表性项目深圳湾科技园正见证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。从起初的科创“试验田”到如今的产业“丰产田”,这里涌现出一大批高科技企业,尤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,创造了多项全球首例技术突破。
近期,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蕞新研发成果,一款名为PM01的人形机器人,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前空翻动作。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仅展示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的新高度,更为其未来在多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。
深圳湾科技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,已汇聚了13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,其中包括5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。这个园区如今成为深圳科技创新蕞具代表性的高地,强调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涌现,形成蓬勃向上的创新活力。
在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层面,深圳湾科技园区展现出全方位的生态建设。园区内汇聚了20多家顶尖机器人企业。其中,星尘智能的Astribot系列产品凭借其“蕞强操作性能”而闻名,通过将“AI智能”与操作性能紧密结合,使得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学习、思考和执行任务。这些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科研、医疗、物流等多种场景。
此外,跨维(深圳)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1月推出了行业首款基于Sim2Real技术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W1,具备高度灵活的机械臂和灵巧手,为复杂任务的处理提供了解决方案。智元机器人(深圳)有限公司也推出了大规模仿真数据生成框架,推动了机器人操作的智能化发展。
在人工智能领域,深圳湾科技园区同样引人瞩目。该区域自6年前便吸引了众多AI初创企业落地,包括云天励飞、商汤科技、元象等行业领军企业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“AI+”产业链。目前,园区内的AI相关企业接近百家,其中包括30余家核心企业,涉及底层技术、应用创新及算法研发等多个行业环节。
例如,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天天书大模型与数字大脑DeepSeek的成功对接,不仅提升了政务外网的智能化水平,也为其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。此外,商汤科技在医疗AI方面的突破也不容忽视,其新开发的辅助诊断工具促进了肿瘤筛查及眼科疾病的早期发现。
深圳湾科技园区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企业的自主创新,更在于园区各方的高度协同与合作。园区内的企业可以相互促进、共同成长。吴迪,跨维(深圳)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,表示:“园区内多个机器人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,通过资源对接和创新合作,实现了技术的不断演进。”
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集聚,深圳市委、市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,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高标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为核心策略,积极扶持园区内的企业,并设立了股权投资基金,吸引了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。如今,园区内的企业覆盖了深圳市“20+8”战略性新兴产业,其产业生态已日趋成熟,涵盖了人工智能、智能终端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。
总的来说,深圳湾科技园区正成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高地,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结构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,这里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行业活力。对于未来,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将在这片热土上孕育而生,助推深圳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。
在我使用了数十家AI绘画、AI生文工具后,强烈推荐给大家以下这个工具——简单AI。简单AI是搜狐旗下的全能型AI创作助手,包括AI绘画、文生图、图生图、AI文案、AI头像、AI素材、AI设计等。可一键生成创意美图,3步写出爆款文章。网站提供生成创意美图、动漫头像、种草笔记、爆款标题、活动方案等多项AI创作功能。工具链接:
版权声明:本文由本站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,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-0123-021 或 13391219793